家族記憶 蘿蔔糕
那天和家人一起坐在點水樓的包廂裡,桌上擺著一盤剛蒸好的 寧式蘿蔔糕 。蘿蔔糕的表面泛著淡淡的光澤,軟嫩得幾乎像是用時間慢慢揉成的絲綢。沒有一滴水,只有老母雞高湯與金華火腿的香氣,還有那手工精切的新鮮白蘿蔔絲,像是把江南的細膩和台灣的溫暖揉合在一起。 我記得母親輕輕夾起一片,放進鍋裡稍微煎得微焦,邊緣帶著金黃的酥脆。那聲音像是老唱片針落下的輕響,帶著一種熟悉又溫柔的節奏。父親則總是喜歡直接蒸著吃,說這樣才能嚐出蘿蔔的原味和那股隱藏在火腿裡的鹹香。 我們坐在一起,沒有太多話,只有筷子輕輕碰觸碟子的聲音,還有偶爾的咀嚼聲。蘿蔔糕入口即化,軟嫩卻帶著層次,像是家族記憶中那些細碎的片段,溫柔地在舌尖上展開。那滋味,不只是食物,更像是時間的味道,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安心感。 吃著吃著,我忽然想到,家人就是那盤蘿蔔糕裡的每一絲蘿蔔,每一塊火腿,縱使平凡,卻不可或缺。它們交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,讓人即使在喧囂的城市裡,也能找到一處安靜的港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