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然助選員再度發威:公開介入罷免投票反助長罷免聲勢
國台辦赤裸裸介入726罷免投票 就在台灣罷免投票即將於7月26日登場前夕,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公開表態,指稱「大罷免是賴清德操弄來打壓台灣在野黨的,希望台灣人民都要反對民進黨的政治操弄」。這番言論立即引發陸委會強烈反彈,陸委會批評「中共國台辦與官媒企圖影響726罷免投票意圖明顯,赤裸裸公開介入,毫不掩飾」。 陸委會進一步指出,從中央到地方官媒相關影音與文章多達數百則,數量驚人,藉由微博、抖音、微信反覆推送,並經由相關台灣媒體報導再加工渲染,進行多層次反覆擴散,「刻意介入之程度前所未有」。 歷史重演:中共屢成民進黨「最佳助選員」 國台辦此次公開介入罷免投票的舉動,再次印證了「天然助選員」的政治效應。回顧過去幾年,中共的強硬表態往往為民進黨帶來意想不到的助選效果: 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,北京一連串對台施壓作為反而使蔡英文原本低落的民調起死回生。當時蔡英文民調從年初的24%支持度,在習近平「一國兩制」講話被拒絕後,加上中國對台更嚴厲打壓,最終在多個民調中都有超過53%的支持度。賓州大學戴杰教授甚至開玩笑說,習近平應該被任命為蔡英文的「榮譽競選陣營主席」。 2021年四大公投前,國台辦點名蘇貞昌、游錫堃、吳釗燮等人為「台獨頑固份子」,結果不僅帶動這些政治人物的個人聲量大增,也讓綠營「撿到槍」,自誇被國台辦點名是「愛國勳章」。 適得其反的政治效應 專家分析指出,中共的強硬干預往往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。美國卡內基和平研究所的包道格指出,北京雖然想要讓民進黨難以贏得選舉,但「搞不好就是反作用」,因為中國的強硬打壓為台灣帶來更多美國支持、外來支持以及更多國際空間。 當台灣在國際上受到的壓迫越大,對北京可能造成反效果的風險也會越大,對台灣「過多的壓力」也可能對台灣內部的政治勢力分佈造成反效果。 對當前罷免投票的影響 國台辦此次公開表態支持藍白陣營、反對罷免,很可能再次產生「天然助選員」效應: 激化台灣民眾反感:中共公開介入台灣內政的舉動,容易激發台灣民眾的反感情緒,特別是對「外來勢力干預民主」的警覺。 強化罷免正當性:國台辦的表態反而為罷免團體提供了「反共護台」的正當性論述,證明這些立委確實與中共立場一致。 衝擊藍白支持者信心:正如前述分析,當國台辦公開為藍白立委背書時,可能讓溫和藍營選民更加質疑自家政黨的國安立場,進一步削弱投票意願。 國台辦在726罷免投票前夕的公開表態,再次展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