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 品飲的情懷
歐洲歷史學家之間爭論不休,有人說早在公元八世紀,阿拉伯半島南部的葉門就已經有人工種植、用於貿易的咖啡樹。他們翻閱泛黃的羊皮紙,發現葉門與埃塞俄比亞之間,自古就有越過紅海的貿易往來。如果咖啡的用途真的是由埃塞俄比亞人發現的,那麼咖啡很可能就是在那個遙遠的年代,隨著駱駝與商船,悄悄地渡過紅海,來到阿拉伯半島,並在葉門的山坡上紮根。
然而,在阿拉伯半島上,人們流傳著另一個版本:某天,一群神秘的大鳥口銜成熟的咖啡果實,飛越紅海,將果實灑落在葉門的土地上。從此,咖啡便在葉門生長起來。這神話無從考證,沒有人能證明咖啡到達阿拉伯半島的確切時間與緣由,但有一點是確定的——公元525年,埃塞俄比亞人確實入侵了阿拉伯半島南端,並統治葉門長達半個世紀。人們傾向於相信,咖啡就是在這段時間內,隨著征服者的腳步,悄悄進入了阿拉伯半島。
在那之後的漫長歲月裡,咖啡一直作為伊斯蘭教徒提神醒腦、補充精力或醫治疾病的藥飲,默默地在清真寺與修道院間流傳。人們製作咖啡的方法也逐漸完善,從最初的熬湯、曬乾煎煮,到後來學會烘焙、研磨、沖泡。咖啡的香氣,在夜晚的禱告聲中飄散,成為虔誠與清醒的象徵。
到了十五世紀前後,咖啡終於走出宗教場所,成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十六世紀末,歐洲旅行者口耳相傳,說阿拉伯人飲用「由黑色種子煮成的黑色糖蜜」。這證明了當時的阿拉伯人已經懂得烘焙、烹煮咖啡,並將它變成日常飲品。
咖啡在阿拉伯半島南部成為大眾喜愛的飲料後,隨著朝聖者的腳步,被帶往麥加、大馬士革、伊斯坦堡,甚至更遠的地方。它登陸土耳其與波斯,廣受歡迎。咖啡被大眾廣泛接受,自然催生了咖啡館的誕生。傳說最早的咖啡館是基於宗教原因而設,但很快,人們就在這裡繪畫、聊天、交換故事,這一傳統,一直延續至今。
咖啡的歷史,就像一張泛黃的老地圖,上面標註著無數的傳說與真實,而每一杯咖啡,都藏著一段跨越千年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