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超慢跑?

 超慢跑(Slow Jogging)的核心概念

起源:日本運動生理學者田中宏曉以 niko-niko(日語「微笑」)理念提出,強調「邊跑邊微笑」。

速度:介於 4–6 km/h,看起來像快走但雙腳會短暫離地。

步頻:維持約 180 步/分鐘,以極短碎步降低關節衝擊。

強度:心率約 50–65 % 最大心率,大多數人能輕鬆交談、不會上氣不接下氣。

為什麼要「跑得那麼慢」?小步高頻讓垂直落地衝擊遠低於一般慢跑,膝踝較不易受傷。低到中等強度屬有氧區間,有助持續燃脂並改善心肺耐力。運動時能保持微笑與對話,心理壓力較低,更容易長期養成習慣。


動作要領

身體微微前傾、核心收緊,視線平視。以前腳掌或中足着地,腳跟自然落下,避免用後跟重踩。手臂自然前後擺,節奏與腿同步。可以配 180 BPM 音樂(如皮克敏剪輯版配樂)當節拍器,輕鬆踩點。

入門建議

第1週:一次 10–15 分鐘,隔日進行,讓肌肉與心肺適應。第2–4週:逐漸拉長至 20–40 分鐘或增加次數至每周 4–5 天。當能輕鬆完成 30 分鐘無壓力超慢跑後,再視目標加入速度或距離變化。

常見疑問

體重較重可跑嗎?
可以;低衝擊特性對膝關節友善,仍應搭配暖身與伸展。跑得這麼慢有效嗎?
有氧強度足以提升基礎代謝並改善胰島素敏感度,持續執行比短期高強度更關鍵。需要專用鞋嗎?
一雙緩震適中的跑鞋即可,重點是保持步幅小、着地輕。


皮克敏音樂的節奏優勢

系列作配樂多採 6/8 或 4/4 中快板;粉絲將原曲加速或重編至180 BPM,製成長度 10–40 分鐘不等的跑步專用音軌。音效使用大量自然環境聲,與戶外跑步場景融為一體,降低單調感。

3. 玩家實際做法

先用節拍器 App 熟悉 180 BPM,再改聽皮克敏跑步歌單。

開啟《Pikmin Bloom》→ 耳機播放 180 BPM 皮克敏音樂 → 原地或戶外超慢跑 20–40 分鐘,即可同時「種花」「育苗」並完成日常運動。

想更有趣,可參加官方「音樂盛典」活動收集迷你樂器皮克敏,配樂會隨步數變化。
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街口支付「退場劇本」曝光:台灣電支市場恐迎來最劇烈洗牌

夜色、果香與微醺——紫皇百香果酒的小宇宙

那年夏天遇見河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