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車即興曲 — 續章
車廂安靜得只剩鋼輪與鐵軌的摩擦音,像黑膠唱針在低速旋轉。窗外掠過的稻田、櫻並木與只見川水面,間或被隧道抹成黑色休止符。班次雖然稀少,卻給了風景足夠的間距,讓每一幕都能在心裡回聲。
隧道出口的光斑
隧道盡頭炸開一束白光,車窗像相紙瞬間沖顯。山坡的岩壁貼近得只剩眼皮距離,下一秒又被開闊的河谷取代——心臟因此跟着節拍忽快忽慢,好像臨時加入的鼓手,用不規則的節奏提醒我:這裡沒有「重播」鍵,每一秒都得現場收錄。
鐵橋上的一秒長曝
列車晃過只見川第一鐵橋。水面靜得像一面反射片,把車身複製成倒影,再倒貼回我的視網膜。那短短一秒,我在腦海按下慢門,試圖把時間拉長至能聽見水流滑過橋墩的聲音——結果只捕捉到自己屏息的空拍,卻也足夠成為此行最私人的片頭曲。
會津宮下站:官方指定的慢拍
列車煞車的金屬絲鳴在谷間盤旋,像有人把黑膠唱針抬起來又小心放下。月台空空,只剩隻紙杯被風踢到腳邊。我看一眼時刻表:下一班車,兩小時後——這種「合法怠速」的奢侈,只見線給得起,我也甘願照單全收。
觀景台:畫框與觀眾都在呼吸
登頂那刻,遠山像把色彩調到最大亮度的水彩盒。鐵橋正好卡在畫面中心,列車尚未抵達,觀景台上卻已滿是寂靜——所有人都像提前進場的合唱團,在等指揮揮下第一棒。終於,柴油引擎的低鳴傳來,群山替它做天然混響;列車入鏡的那一秒,所有快門齊發,噠噠聲聽起來像雨點——我卻選擇閉眼,只用耳朵接住那一下心跳。
回程的尾奏
餘下時間,我窩進站前的小咖啡店。老闆端來一杯加了蜂蜜的熱牛奶,說這裡冬天結冰時最好暖手。我把車票當書籤夾進路線圖,心想:只見線不急,我也不急——下次換一個季節,再把同一幅風景翻頁重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