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的旅行,豐原站到了!

今天下午,我提早離開臺中市區的辦公室,搭上那班熟悉的火車,往豐原車站而去。火車緩緩駛離月台,窗外景物如舊日膠片般滑過:零星的樓房、綠意斑駁的田野,還有遠方隱約的山影。

旅行不總是為了抵達某處,而是為了那份不確定的前行。我忽然覺得,這趟短暫的歸途,也像是一場微小的旅行——從日常的牢籠中脫身,進入一個略顯陌生的自己。

豐原車站一如往常,熙熙攘攘卻不失寧靜。下車後,我沿著中正路直走,腳步不急不緩。路邊的店舖燈光漸次亮起,空氣中混雜著晚風和隱約的食物香氣。這條路我走過無數次,但今天,它彷彿成了邊境:一邊是兒時的回憶,一邊是當下的我,兩者間的距離像村上筆下那種「自我與他者」的微妙拉扯。

中途,我經過那家百年老店「宝泉」。它的玻璃櫥窗依舊明亮,裡頭陳列著各式和菓子:精緻的包裝、細膩的裝飾,宛如一幅靜止的畫面。寶泉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據時代,第一代在豐原三角街仔賣糕餅,第二代甚至遠赴日本東京創立本舖,製作的大福麻糬和大賞天皇賞的「御丹波」聞名。

小時候,我總是停在這裡,瞪大眼睛看那些和菓子上的花紋和糖霜,它們像魔法般閃耀,彷彿藏著某種秘密。至今,那一幕還清晰地留在腦海裡——不是甜味,而是那份純粹的驚奇,讓我感覺自己 momentarily 脫離了現實,進入了另一個小小的異鄉。

繼續往前,轉向廟東夜市的方向。夜市已開始熱鬧起來,人群如潮水般湧動,攤販的叫賣聲和油煙交織成一曲日常的交響樂。

這裡是豐原的脈動之心,專屬於這塊土地的味道四處瀰漫:肉圓仔湯的蒸氣、肉條的脆響、肉羹的濃郁,還有蚵仔煎的鮮香。村上春樹的旅行文學常強調食物與地方的連結,不只是填飽肚子,更是觸碰異地的靈魂。在這些小吃中,我總能找到家鄉的邊界——熟悉卻又因時光而略顯陌生。

其中一家攤位:正老牌肉丸。這是父親的最愛,也是我們家人的共同回憶。老店的招牌有些斑駁,卻透著歲月的韻味。它專賣炸肉丸和貢丸湯,肉丸皮Q彈有嚼勁,內餡夾雜筍丁和豬肉塊,淋上甜鹹的醬汁,吃完還能加一碗免費清湯,變成一碗溫潤的湯品。

父親總說,這裡的肉丸不只是食物,而是時光機的連結——連結年少時光、連結家人。咬一口,那股熱騰騰的滋味湧上心頭,我彷彿看見小時候的自己,和父母一同在夜市裡穿梭。

今晚,我覺得這趟歸途正是如此:不為什麼,只是為了重溫那份模糊的邊境感,在移動中思索生命的細微觸動。

夜市燈火映照著我的身影,遠處的喧鬧逐漸淡去。我想,有些旅行不必遠走高飛,只需在熟悉的街道上,聽見內心的鼓聲。我始終覺得有時候,不確定為什麼要出發,正是出發的理由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街口支付「退場劇本」曝光:台灣電支市場恐迎來最劇烈洗牌

夜色、果香與微醺——紫皇百香果酒的小宇宙

那年夏天遇見河童